<
 
  剧院简介 领导班子 机构设置 荣誉集锦 大事记  
 
加强潮剧保护传承,重视艺术资料保护体系建设
发布时间:2015/12/16 11:03 来源: 作者:

五、加强潮剧保护传承,重视艺术资料保护体系建设
   充分发挥老艺术家“传帮带”作用,组织潮剧传统剧目《金花女》《八宝与狄青》《梅亭雪》《赵宠写状》《节义夫妻》和折子戏《蔡伯皆》《拒父离婚》,组织复排红色经典潮剧《沙家浜》,将优秀潮剧传统艺术传承到青年一代。复排《金花女》项目获得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扶持。举办国家级传承人方展荣收徒仪式,方展荣获得“第二届广东文艺终身成就奖”荣誉称号,这是继2010年广东潮剧院著名潮剧表演艺术家姚璇秋之后我市又一获此殊荣的潮剧艺术家。管善裕获得2014年度汕头市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 ”奖成就奖。组织开展2015年文化遗产日系列活动,在慧如剧场举办3场传承剧目展演。积极组织参加“2015年广东省国际旅游文化节”秋色巡演活动、全省地方剧种折子戏交流演出和广东省地方剧种发展与传承学术研讨会。积极推荐潮剧著名艺术家申报省、市级非遗潮剧代表性传承人。
  整合世贤伊梨楼设施资源,将世贤伊梨楼改造建成潮剧保护传承基地,潮剧保护传承基地项目列入2014年度国家发改委、文化部“十二五”时期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扶持项目。项目总投资939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补助280万元,其余配套资金由汕头市财政统筹安排和我院自筹解决。自2014年10月启动以来,广东潮剧院成立潮剧保护传承基地改建工程领导小组,先后完成项目工程设计、消防备案、施工图审查、列入年度投资计划、工程预算财审、造价备案、工程交易审核、公开招投标,目前传承基地建设正在扎实推进中,预计今年底竣工并交付使用。加强潮剧艺术博物馆建设,认真做好日常维护工作,配合“周五有戏”活动坚持免费开放服务,全年接待参观近万人次。
  加强潮剧艺术档案规范化建设,按照艺术档案国家标准建档,全年收集艺术资料102件(套)。潮剧项目数字化建设列入文化部国家级非遗数字化保护试点项目,目前潮剧数字化试点工作正在扎实推进,预计2016年6月基本完成数字化建设。创建“潮剧大观园”网站,与汕头都市报合办《声色艺》,全面宣传推介潮剧艺术。编辑出版《光影•故事——潮剧老照片集萃》《潮剧史话》等。发挥省非遗潮剧研究基地的作用,启动“口述潮剧”项目,整理记录老艺人资料。

 
 
上一篇: 打造“周五有戏”文化品牌,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下一篇: 加强对外文化交流,不断扩大潮剧艺术影响力
 
 
 
 
 
 
 
 
  汕头市潮剧研究传承中心(广东潮剧院)地址:汕头市金平区潮护路6号
                       邮编:505021 电话:0754-88112102 传真:0754-88112104
                       粤ICP备13008716号 粤公网安备44051102000031号